253911_1646675180568_6750324_n  
 

       喙羽病與小鸚哥病為鸚鵡與鸚鵡之間常見的病毒性傳染病

 

     喙羽病(Psittacine Beak & Feather Disease ; PBFD),為環狀病毒(circovirus)感染所引起病毒是藉由糞便、嗉囊分泌物及羽屑傳播。喙羽病的病程分成急性和慢性二種:急性的喙羽病大多發生在年幼或是斷奶期的鸚鵡病鳥會呈現昏睡、厭食及羽毛蓬鬆,且會造成肝臟壞死,與不可回復性的貧血慢性的喙羽病則會出現掉羽或羽毛生長不全(成長中的羽毛斷裂或者掉落),以及可能發生羽毛顏色改變;影響範圍為翅膀的羽毛、尾羽,甚至身體的羽毛,部分品種的鸚鵡則會出現喙部變形和過度生長。不論急性或慢性,其病毒會抑制免疫功能,導致免疫力低下。在診斷方法上,除了臨床症狀外,必須透過實驗室診斷才能確診。喙羽病無法治癒,只能使用支持療法(避免其他病原感染,以及提升個體免疫力)。

 

 (圖片來源:     )

 

     小鸚哥病(avian polyomavirus ; APV ),舊名為法蘭西斯換羽症(French moult; 又名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, BFD)為多瘤病毒(polyomavirus)感染所引起,幼鳥及成鳥皆可能受感染病毒是藉由尿液、糞便、呼吸道分泌物及羽屑傳播幼年時期感染小鸚哥病毒的個體,造成嗉囊的食滯、皮下出血、肝臟腫大、腹水、虛弱、蒼白及排出黃色尿鹽,大部分在症狀全數顯現前,即可能導致快速的死亡在虎皮鸚鵡這種類,除上述病徵外,可見翅膀和尾部羽毛脫落或羽管生長異常。成鳥大多不會出現症狀。必須透過實驗室診斷才能確診。小鸚哥病無法治癒。而預防上,疫苗必須在感染前施打才有效,執行上極不容易。

APV  皮下出血

 

 APV  肝臟腫大&皮下出血

APV  心肌出血

 (以上照片皆由達爾文動物醫院版權所有,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告知並註明出處!!!!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rwin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